2017年7月14日 星期五

反高潮 (陳奕迅1998年作品)

反高潮 (陳奕迅1998年作品)

作曲:陳奕迅
填詞:黃偉文
編曲 / 監製:王雙駿

這秒鐘 十分感動
接下來 只可以更加激進
如若要平庸 十一分的平庸
「微笑」「大笑」後必須「發瘋」

動不動  就很感動
縱壞時  生死也懶得起哄
娛樂再無窮  但本質都雷同
矛盾漸進就己是沉淪

*如何留得住高潮
一招了  太過少
靈與慾已升級了
怎可再跌落寂寥
這十八層怎麼跳*

敵不動  自己不動
厚面皮  一刀剌進都不痛
危難中兒童  撞冰山的郵輪
難煽動我又滿面愁容

Repeat *

不清楚  怎麼縱壞了
不得了  想得到  得到了嫌少
這一秒  只知多麼需要

留得住高潮
一招了  太過少
靈與慾已升級了
怎可再跌落寂寥
這道斷橋即管跳

心不死
我最多情感漸失調  糟了
最近連高潮都停不了
高潮都煩擾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「反高潮」這首歌,本是陳奕迅多不勝數的非派台作品中的其中一首,但在往後的日子,認識這首歌的人愈來愈多,支持者也是幾何級數地上升,只要陳奕迅在演唱會當中唱這首歌,所得的歡呼聲往往是最多,比其他的主打歌還要多。究竟這首歌有甚麼魅力,令其人氣持續高企?歌詞部分究竟貢獻多少?

以一般香港人的角度去談「高潮」,一般只會想到「那回事」,更何況歌詞中出現了令人想入非非的詞句——「如何留得住高潮 一招了  太過少」「最近連高潮都停不了」。究竟「一招了太過少」的「招」是「招式」的「招」還是其他的「招」?又有甚麼事情令男主角的「高潮都停不了」?

只可惜,這首歌的歌名是「反高潮」。如果純粹講「反高潮」這回事,根本與「那回事」毫無關係。所以,我先撇除詞人想表達色情的意思,這樣會比較容易繼續去分析歌詞。

「高潮」,在電影 / 戲劇 / 音樂作品當中,展現了整部作品最重要、最激昂、最緊張的情節;「反高潮」就是一個情節上的設計,它會令觀眾覺得,將會有「高潮位」的出現,但最終只是淡淡的、平凡的渡過,令觀眾有落差的感覺。「反高潮」是一個很高超的表達手法,原因是,如果表達得太離譜,有機會令觀眾大叫回水,形成很差的迴響。但只要恰當利用「反高潮」,可以令觀眾有更多的想像空間,往往會是該作品能否留芳百世的重要因素。

好,該是返回歌詞的時候。筆者覺得,這份歌詞是寫給一些過份地對電影 / 戲劇 / 音樂作品有要求的人。我用電影做例子,導演安排了很感動的情節,觀眾受落,但觀眾只會期望接下來的情節會更感人。詞人覺得,如果每套電影都用此方法去鋪排 (即歌詞中的「微笑」-->「大笑」-->「發瘋」),反而令作品更平庸、更庸俗,與尋常的電影沒有兩樣。

詞人覺得,觀眾已被很多誇張的情節「縱壞」,每次觀賞新作品的時候,便很期望那些誇張的情節會再次出現,就算導演很精心地鋪排了很多誇張欠奉,但很有心思的情節,觀眾也會嫌棄。那些觀眾就像「沉淪」一樣,跌入了由自己所造成的「十八層」地獄,萬劫不復。

為甚麼筆者會這般解讀歌詞?在第二段主歌的一句「撞冰山的郵輪」令我有很大感覺。很明顯,此句是講「鐵達尼號」(1997年的著名電影作品,「反高潮」是1998年的作品)。此電影所製造的流行風氣,當時真的可以用誇張來形容。香港人所談論的不是「你有沒有看過?」,而是「你看了多少次?」。很多人會覺得,往後還可能再有這般有話題性的作品出現嗎?就算往後出現與「鐵達尼號」同等質素的電影,但因為觀眾已被「縱壞」,體現了「想得到  得到了嫌少」的心態,只可以出現比「鐵達尼號」更好的作品時,才能夠滿足這些觀眾,永無止境。

我知道我不是詞人肚裡面的那條蟲,詞人所表達的真正意思未必是我所講的,也有可能是我太用心、太過份地去解讀這份詞,對這份詞太有要求,是我自己跌落了十八層地獄。我很期待有一日黃偉文走出來和大家講,其實「反高潮」這份詞沒特別意思。那麼,對我來說,這就是真真正正的「反高潮」了!

MV Youtube連結︰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CO9Im35Yzzo

6 則留言: